金氏真蛇尾

Ophiura kinbergi   Ljungman
   

  169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 盘直径一般为6~7mm,大者可达12mm。腕长20~40mm。盘扁、圆,背面盖圆形、光滑和大小不等的鳞片,其中背板、辐板和基板大而明显可别。间辐部边缘的几个鳞片也较大。辐盾大,梨子状,被2个大的和几个小的鳞片所分隔。腕栉明显,栉棘细长,从上面可以看见8~12个。腹面间辐部盖有许多半圆形小鳞片。生殖裂口明显,有一行细的生殖疣。
口盾大,五角形,长大于宽,内角尖锐,侧缘凹进,外缘钝圆,略直。侧口板狭长,彼此相接。口棘3~4个,短而尖锐。
背腕板发达,腕基部者特宽,外缘稍弯出,彼此相接;腕中部和末端者为四角形或多角形。侧腕板稍膨起,在腹面彼此相接。腹腕板小,三角形,外缘弯出,前后不相接。腕基部几个腹腕板前方各有一圆形的凹陷。腕棘3个,背面者最长;腕末端者中央一个最短。触手鳞薄而圆,在第二口触手孔共有8~10个触手鳞;第三触手孔共有4~6个,第四触手孔共有2~4个,第五触手孔以后减为1个。生活时背面为黄褐色,常有黑褐色斑纹,腹面白色。

大小
生物学

生物学资料 动物生活于潮间带到水深约500m的沙底或沙泥底,在东海某些海区为底栖生物群落优势种。

生境信息

生物学资料 动物生活于潮间带到水深约500m的沙底或沙泥底,在东海某些海区为底栖生物群落优势种。
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
模式标本产地 澳大利亚悉尼。 观察标本 360瓶(号),约有7000多个,水深0~100m,多数为沙底,1950~1985,廖玉麟等和底栖生物组用拖网或采泥器采。